欢迎来到云好人!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靖江 [切换]

      靖江现存历代文物简述

      2023-12-18 13:58:12发布,长期有效,71浏览
    • 收藏
    • 置顶  |
    • 举报  |
    • 区域:靖江
      • Q Q:867735559QQ在线交谈
      • 联系人:王苏杰
      • 电话:188****2223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
        • 云好人提醒您:本站只为传递好人好事,记录好人好事,歌颂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好人一生平安!本站旗下有《中国好人网》以及各县市《好人网》请记住我们!
    • 信息详情

    来源:靖江政府网

    靖江,地处长江下游北岸,南望江南、北引江准,前承吴越雅韵、后引江准之风,自古为鱼米之乡、江北要冲,又称马洲、骥江、骥沙、骥渚、阴沙、牧城等。古时为长江故道,东汉时江道南移,渐成沙渚。自三国末年涨沙成陆,吴大帝孙权牧马于此,分牧马大沙、牧马小沙,至今已有近1800年;至明成化七年建县,为“扼江海门户,捍卫全吴”,始有“靖江”之名,距今550年。

    靖江的历史文化,不因建制时短而贫瘠,不因地小物缺而乏善,独特的历史传承和地域造就了别具特色的靖江历史文化。遥想当年,吴帝牧马大江之畔,雄姿英发;千载岁月,武穆忠魂永留阴沙,只莫等闲;明朝偏邑,直隶汝华垒土为垣,焚膏继晷;抗倭拒英,郑儿源自书带草堂,不见经传;渡江战役,靖人倾城以为臂助,彪炳青史;南音北语,小城风物自不寻常,吴风淮韵。历代先贤为靖江留下了诸多历史文化遗产。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我市现有各级文保单位24处,其中省级5处、市级19处。这些文物遗存都是我市城市精神和文脉传承的实物见证和共同记忆。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守住文物,就是留住靖江文化的血脉。小城故事多,万家灯火中。我们在这片土地生存、在这座城市生活、在这个家园梦想,那便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不能湮没靖江的故事。保护与传承靖江历史文化,是靖江人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骥江形胜  寺名崇圣

    走进千年时空,回首靖江往事,若论骥江风物形胜,当首推崇圣寺。

    明知县张秉铎有诗云:欲说吴宫事已湮,马沙遗碣自嶙峋。可以说,靖江最早的名胜古迹,当属三国赤乌碑。据史料记载,三国赤乌元年建紫薇宫,明代时改名元真观,此碑与其年代相仿。因此,明嘉靖年间此碑经发现后,即存于紫薇宫内。靖江的寺庙,比较早的还有孤山顶始建于唐代的正见寺,后改名孤山寺。这两处,都在明代最早的靖江八景中序然在列。

    崇圣寺虽不是靖江最早的名胜古迹,却是靖江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且有遗迹延续至今的寺庙。崇圣寺,又名观音寺,始建年代不详,建县前,寺在衙前港,大致在今靖江马桥境内。建县初,明成化十年(1474)由首任县令张汝华迁建于城内东侧,僧会司惠㻞建大雄宝殿、山门、法堂。嘉靖二十一年(1542),知县俞献可建金刚殿。万历三十四年(1606),知县朱勳建藏经阁,并有碑记现存于人民公园内。此后历代知县均对寺庙或扩建、或重建、或修缮,不断壮大寺庙规模。

    沧海桑田后,今天在靖江依然为人所熟知的古迹,按照年代先后,有钟楼、四眼井、万寿坊,以及人民公园与其内梅花阁、桂花厅,均与崇圣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钟楼与四眼井

    明隆庆三年(1569),知县张秉铎建钟楼,位于崇圣寺门前数十步处,明县衙东侧。楼建成于当年三月,钟铸成于当年六月。楼呈四方形,上下两层,底层四周回廊环抱,金壁杏墙、雕花额枋,歇山重檐、筒瓦屋顶,斗拱为三铺作,层层密密,纵横交错,支托着远伸外挑的飞檐楼顶。脊顶高耸形似游龙,角背高悬状如飞凤,翘檐反宇势如鹏翼,设计精巧,做工精细。青铜铸就的大钟悬挂于钟楼上层的横梁上,其高8尺(约1.5米),口径4尺余(约1.08米),重约2.5吨。钟体外表四周铸了警世良言铭文,钟上方为“愿佛庆众生”,下方为“颛帝心凫治枝”,东为“闻钟声罪孽轻”,南为“菩提长智慧生”,西为“辨昏晓喻警惕”,北为“感斯应昭人拯”。铭文揭示了钟的作用:即钟声可以使人自警、自律、自聪、自明,多做善事。

    建成后知县张秉铎为之撰《崇圣寺钟楼记》,碑记为明代著名书画家周天逑所书,楷书篆刻,圆转遒丽,即今天所能见到的门内正中“观音画像碑”,碑高1.6米,宽0.96米,坐落在赑屃背上。赑屃屈足昂首,负重若轻。石碑正面刻有观音大士像,手执柳枝,脚踏南海碧波,白衣素裹,神采飘逸。身后一童子,背负葫芦,稚气可掬。寥寥几根线条,即勾画出一幅栩栩如生的佛像。观音像上方刻有邑人乡贤朱正初所作、苏州“明四家”之一文徵明之子文彭隶书《崇圣寺钟楼铸钟募缘疏》;石碑阴面,刻有张秉铎所撰碑记,记述了钟楼建造经过和落成年月。从碑文剥落的字迹推测,正面的观音大士像亦当出自周天逑之手。楼门西向,上刻行楷“阿弥陀佛”四字,神韵圆润,据传可能为道光时期修缮时靖江的书法名家刘坦吾所书。此外,明代陈函煇、清代叶滋森重修均留有碑记,现均存于钟楼内。

    钟楼在古代的主要用途是报时。明代,官府用“铜壶漏滴”报时,早晨卯时,晚上亥时,各鸣钟108响。后有时钟报时,便在早晨6时、晚上10时两次鸣钟。明末时,崇圣寺又称观音寺,因钟楼的钟声喤喤悠远,靖城内还留传有一首民歌:

    寒山寺,寒山寺,夜半钟声,夜半钟声到客船;

    观音寺,观音寺,朝夜钟声,朝夜钟声报时辰。

    明崇祯十年(1637),崇圣寺及钟楼均年久失修,寺僧了凡奉知县陈函煇之命主持重修,并开凿四眼井。修成后陈函煇为之撰《崇圣寺重建钟楼记》。四眼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有四个状似眼睛的井口,俗名“四眼睛”。当井内水位降至拱圈分割处以下时,这口井就显示出它的巧妙之处:你若以井为镜,探身自照,四个井眼会同时映出你的身影来;你若对井呼喊,井内的回声会此呼彼应地回荡许久。其结构设计之精巧,视、听觉效果之奇妙,古今远近闻名。因有四个井口得名。每口井相距66厘米,其中三井栏为明代原物,系石灰岩,八角形,外径60厘米,高32厘米,内口径35厘米。一井栏是1959年重建,花岗岩,圆形,外径53厘米,高28厘米,内口径34厘米。

    至清同治年间,知县叶滋森再修钟楼,并为之记。清代同治十年(1884),知县叶滋森修葺钟楼,记事石碑砌在钟楼墙壁内。后因缺修缮专款,钟楼逐渐老化、颓记。原钟毁于文革时期,1986年由县人民政府按原样在苏州重铸,但钟已非原钟,铭文也非原文,仅有“崇圣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佛日增辉”等新的铭文。

    钟楼曾经在1963年、1986年、2001年、2014年重修;四眼井于1963年在井上建歇山顶四角亭,加以保护,后在2013年整修。1983年钟楼(观音画像碑)被靖江县人民政府253号文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钟楼与四眼井被江苏省人民政府48号文合并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钟楼与四眼井,已成为靖江人在市区仅有的几处寻古探幽之所在了,靖江的古城风貌,也只有钟楼广场一小片区域得以保存—二。当行走在靖江城中,远望江水东流,不禁让入感慨:城外江水涛声依旧,城内大钟却已无音,逝者如斯夫,沧海变了桑田!

    2.公花园与梅花阁、桂花厅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朱勳出任靖江知县。他对崇圣寺的最大贡献,是在大雄宝殿后建了一座藏经楼,并在楼的西侧建亭阁、假山和放生池,统称西花园,这也便是公花园最早的雏形。清道光十八年(1838),寺内主持勖醇募捐修葺藏经阁、大雄殿、金刚殿、哼哈殿及藏经阁前面的东西侧厅,并于寺西建花园,内有放生池、梅花阁、雨花房及曲桥假山。清末民国,因战乱,崇圣寺渐颓败,花园也日渐荒芜。

    民国六年(1917),国民政府通海联军镇守靖江,守将王达夫利用崇圣寺隙地营建花园,占地面积数十亩,在原有花园格局基础上又新建了望梅亭(时名“待月亭”)。民国八年王达夫调离靖江,该园继由观音寺诸僧邀请地方士绅组织的经济委员会管理。民国十六年由教育局接管,扩大园址,名为“公花园”,时任公园主任刘翰伦邀请地方士绅向旅外同乡发起募捐,添建荷花厅(建成时定名为:毅所厅,为应原朱姓户主之请、纪念其先祖而名),故至今靖江人仍习惯称它为公花园。民国二十四年,公园管理员在原放生池内引种藕,后渐成为荷花池。新中国成立后易名为人民公园。

    梅花阁与桂花厅均始建于道光十八年(1838)。梅花阁建筑结构以木构架为主,抬梁式构造,最有特色的是门前“船底檐”形状的翻轩檐廊。桂花厅原位于梅花阁正南方,有5间厅屋,后于民国时被毁。现桂花厅于1964年(一说1963年)由市政建设委员会拆除崇圣寺系列建筑后建造,主体仿梅花阁,与梅花阁东西相望,所用木材为杉木和楠木,均是崇圣寺中拆除的大雄宝殿和藏经阁的部分材料,折合成材约20立方米,时造价1万余元。

    3.万寿坊

    万寿坊的由来,有一段官民鱼水情的美好故事。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赵应旟任靖江知县,在视察崇圣寺时,决定在寺前临街处建牌坊。最初时,靖江百姓为祝愿新任知县,提议命名为“百岁坊”,但赵应旟考虑后,将之改为“万寿坊”,一来有为拜叩天子,二来也有愿靖江这座小县城传承万世之美好愿望,再者也婉拒了百姓们的好意。并且,赵应旟还亲自书写了“万寿坊”匾额,后来便作为崇圣寺山门。

    明崇祯十年(1637)时,陈函煇又在重建钟楼时重建。文革时,万寿坊被毁。如今的万寿坊,为2003年建设钟楼广场时在原址北侧百余米处、人民公园南大门前重建。

    如今,人民公园与钟楼广场依然是靖江老城区内一处不可替代的景点,市民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首选地,在喧嚣繁忙的城市中,成为了悠游闲适的地标,仿佛时空在此停滞、岁月不曾催人老,依然静静诉说着靖江城的如烟往事。

    有此斯文  千年传脉

    一座城,但有岁月沉淀,总会有其特有的文脉。

    从“白马驮沙”传说,到吴大帝孙权牧马沙洲,三国名将鲁肃据传墓葬于靖江,东晋郭璞也葬母于生祠,南宋时岳飞与靖江之缘,这些都是靖江文脉形成的重要文化元素。而在靖江文脉千年的传承中,又有众多文物古迹,作为传承文脉的载体,如竹有节、木有枝。这其中,有许多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如孔庙、文峰塔,但还有马洲书院、魁星阁等依然留存至今,并作为城市文化地标影响着今天的靖江。修竹有根、木垂枝果,若以此作比,马洲书院、孔庙可比靖江文脉的根,文峰塔、魁星阁可比为枝干与果实。

    1.马洲书院

    岳飞驻守靖江,是在南宋建炎四年(1130)。在此之前,建炎元年(1127),宋室南渡时,孔若罕旅居泰兴。一百多年后的咸淳年间(1265-1274),其五世孙孔元虔弟兄二人于西沙崇圣寺旁建“马洲书院”。这是靖江历史上首座书院,标志着靖江文脉的形成,也是靖江文教的开端。

    数百年来,马洲书院历经四次毁建。崇祯十一年(1638),陈函煇在城南门外喜留亭基址上异地重建书院,仍称为马洲书院,是靖江历史上第二座马洲书院。建成后,陈函煇题记说:“庶几鱣堂,骥渚不废为马厩耳!”。清代时,靖江又先后建成骥腾书院、东川书院、正谊书院和崇文书院。正谊书院后由知县贾益谦改名为“马洲书院”。清初时孔元虔后裔也曾建有马洲书院,前后共有四座马洲书院,但均先后无存。

    清光绪三十年(1904),在城内东南隅原正谊书院旧址上,建“口”字形两层楼房一幢,命名为:靖江县高等小学堂。198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因年久失修,拆除了楼房,并在原址重建了一座仿古建筑,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见的靖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马洲书院”。

    2.孔庙

    孔庙,旧时又称学宫、文庙,在古代是作为纪念孔子的祠庙以及当地学子学习的高等学府,一般在各地均有。

    明成化七年(1471),靖江正式建县,首任知县张汝华修筑靖城,成化八年(1472)七月十七日在县衙西侧建成学宫(又称文庙、孔庙),成化十年(1474)仲冬行孔庙释奠礼及坛祀。靖江文教自此日益兴盛。后来经过历任知县增补、扩建,孔庙规模逐渐宏伟起来。

    规模最盛时,孔庙的占地足有靖江县城的五分之一,东起县衙西墙,西至布市里,北自府后弄,南至内城河(今团结路),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陆续拆除。

    根据县志记载,自建县至1905年废除科举制,靖江在424年间,文举出了35名进士,140名举人;武科出了进士3人,举人39人。科举文武的硕果,首先得益于靖江建县前即有马洲书院的传承,但也归功于建县后孔庙在历任知县的重视下日益兴盛。

    3.文峰塔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知县朱邦宪查看靖江城池风水,认为靖江龙脉在乾、艮方位,“当建巽峰,含老龙抱珠之势”,于是选址于东门外巽河北(今迎春桥东),倡建文峰塔(宝塔寺),在县衙一名光禄朱正约的捐资下,建了三层,后因经费不足而停工。至四十六年(1618),知县刘志斌捐出俸禄,又广为募捐,终于续建而成。塔高七层,方位为县城巽位,属风,风行水上,焕然成文,取佐靖江文治之意。塔西为宝塔寺寺宇,前厅后殿,侧室俱全。

    文峰塔结构精巧,造型别致,与江阴悟空寺宝塔隔江对峙,相映成辉。文峰塔的作用,并不止于风水,清代靖江县的一名教谕徐籀有碑记:“西溯江流,千里如练;即或出没于山崖水汀、烟湾蒿畔,侦伺而未必得者,一览而咸收之。”意思是如果在军事侦察未发现的敌情,在文峰塔上可一览无余。

    文峰塔还有一则故事,当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抵靖,刀光耀日,军气极甚,但“忽见塔放青光,咸稽首封刃,生全甚众”,说是当清兵看到文峰塔上有青光绽放时,放下了手中武器,使得靖江城的百姓没有遭受杀戮。也是在这一年,历史上著名的扬州“十日屠城”发生,这是在清兵过靖后发生的事。

    江阴宝塔后被雷击,塔顶遭击落,而文峰塔则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 坍没入江,不久寺毁。自此流传有“江阴宝塔火烧头,靖江宝塔连根起”之民谚。

    2021年,时值靖江建县550周年之际,在全市历史文化遗产专项调查中,偶然地发现了一块石碑,即为《文峰塔碑记》,该石碑的发现,可算是靖江此前无文峰塔相关文物遗存的空白,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与文物价值。

    4.魁星阁

    魁星阁,又叫巽阁,原名奎星阁,是目前我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现存体量最大的建筑,因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是我市历史文化传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建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历史上多次建而复拆,拆而复建。

    清嘉庆四年(1799),邑人盛刚来于城南文昌庙增建奎星阁,文昌庙始建于明代,年代不详。“魁星”又名“北斗七星”,是主文运、文章的星宿。旧时魁星神像,为鬼立于鳌头之上,手中握笔,举足起斗,谓为“魁星点斗,独占鳖头”。

    清嘉庆十八年(1813),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江坍,南门外的天后宫、关帝庙先后坍入江中,奎星阁也岌岌可危,不得已只得拆除。道光十年(1830年),邑人朱武筠、陈司凯、朱文瀚等人又劝捐在城东南隅原址附近,由盛襄秉承父志重建,仍名奎星阁,后被毁。

    光绪十七年(1891),奎星阁再次重建。这一次重建后,一直延续至今,建成后为三层尖顶楼阁,每层都有六角飞翼,形状玲珑。初建时阁上有奎星像,据史料记载,旧时阁上层有“魁星阁”三字匾额,为清代状元福建人王仁堪手迹。因“奎”与“魁”相通,后来便称为“魁星阁”。其后,此座魁星阁屡遭兵燹,又有风雨侵蚀,渐渐颓废。1983年成为靖江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进行大修,得到了有效保护。

    从岳飞与靖江结缘,到孔元虔在靖江首办马洲书院;从首任知县张汝华建学宫文庙,到陈函煇重建马洲书院;从明万历年间文峰塔,到清嘉庆年间奎星阁。靖江的历史文脉,开端于南宋、盛放于明清、绵延至民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多不胜数,明清时期靖江文人与常州、无锡等江南名儒更是往来频繁,还有如蒋中和《半农斋集》、萧松林《亦园文集》等等历代著作更是影响深远。

    有此斯文,千年传脉;蕞尔小城,竟于士林流芳,何其幸哉!如今,孔庙与文峰塔只能在回忆中去品味其风采,而马洲书院与魁星阁两处留存至今的古迹,仍传承延续着靖江的城市文脉。

    参禅悟道   拣拾秋雨

    每一座城市,都会有其独有的信仰所在,而信仰往往随着历史,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地的人文与城市的布局,以致城市品格也带着信仰的印记。有些城市,因为某一信仰的主导而成为文化、宗教的地标,如拉萨、成都等;而有些城市信仰较为多样化,佛道儒、基督伊斯兰均有,靖江便是如此。靖江的宗教信仰的多样化,或者便与通衢要道、移民城市有关。

    靖江历史上寺庙的具体数量已无法具体考证,清代最盛时有160多座,平均方圆三公里就有一座。地域上,虽不分城乡均有分布,但总体来说,沿江涨坍地带较少,腹地老岸地区最多,密集到两三里便有一座;名称也各有不同,有寺、庙、观、宫、殿、堂、庵等等,如城隍庙、崇圣寺、悟真观、紫薇宫、玉皇殿、观音堂、白衣堂、如来庵,主持也有和尚与道士的区别。其中规模最盛的,当属崇圣寺,除此之外,东有西来庵,西有岳王庙,南有宝塔寺,北有青龙寺,居中有孤山寺,城区的城隍庙、文昌庙,西北还有毗卢寺等,也不惶稍让。而农村的土地庙,村村都有,数量之多远更是远超其他地区。

    靖江历史上众多的庙宇,不仅是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也是靖江人民的信仰与精神寄托。民国时,靖江还有基督教的传入。宗教起源于信仰,在古代靖江涨沙成陆、集镇发展的过程中,靖江人需要依靠信仰汲取力量,去征服、改造自然并建设美好家园。不同的宗教虽然信仰不同,但万法同源,教义最终的作用均是劝人和善、净化心灵、给予力量,并构筑一个超越现实的诗意的世界。佛语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道家有“清净无为”,儒家也有“修身齐家冶国”,有时候,我脑海中映出靖江历史时空中的这幅三教共存的影像,深觉这是靖江人精神生活丰富的表现、诗意世界的基础。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儿说:“人,诗意地栖居”,王小波说:“人除了现实中庸俗的物质世界外,其实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诗意世界。”

    遗憾的是,众多的寺庙道观大部分已湮没于历史长河中。有一些,是在清光绪二年(1876),知县叶滋森裁撤尼庵所消失,共有34座;有的是在靖江涨沙成陆、江坍等地质演变过程中消失,如宝塔寺等;还有许多,则是毁于历代战乱,元明末期改朝、抗英抗倭、太平天国、抗日战争等战火,还有民国至当代破除封建、文革动乱等等,如崇圣寺、城隍庙、孔庙等等。尚有部分遗迹留存的崇圣寺(钟楼与四眼井等)、文昌庙(魁星阁),香火已断,且已在前篇有专篇介绍,此处不表;香火传承至今的庙宇,如今还有孤山寺、西来寺、季市青龙寺、城南关圣寺、生祠岳庙、文昌宫,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香火依旧鼎盛。

    1.孤山寺与蹑云坊、摩崖石刻、明代石刻

    孤山之巅,有孤山寺,始建于唐初,原名正见寺,是靖江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寺庙。明正德十年(1515),知县王棨霄建孤山寺,有三茅宫、观音庵、东岳殿、僧舍等。寺后有“不孤亭”,山顶有楼,名“环玉”,俗称“望江楼”,赵应旟手书“定水恒沙”匾额悬之,赵之座师董其昌题“海柱峰”,后来楼倾匾失。再后来由寺僧智涵化缘复建,知县易干植柏竹杂树。清顺治六年(1649),里人陆堎重修,历200年,倾圮殆尽。道光二十六年(1846),山后乡民募捐修葺,不复如初。民国时毁于战火。1993年起,陆续重建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三宝楼,寺内有六米多高汉白玉观音像,及八米高的铁铸药师佛像,是周边地区同材质中最大的佛像。

    与孤山寺有关的,靖江首批非遗“三月三庙会”值得一提。“三月三庙会”由来已久,一说始于汉代,一说始于魏晋后由上巳节改成。孤山的庙会,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一般为期三天,三月三为正日。庙会有很多传统文化特色,搭台唱戏、市集贩售、菩萨出会等等,最有特色的便是随处可见的“孤山泥狗子”,俗称叫鸡(音),从语言学上分析,应是吴方言中“叫䰬”(䰬:吴越方言中发音ju,一般在方言中指鬼的意思,靖江这个俗称也是老岸方言与吴方言渊源的有力证明),也是非遗之一。

    孤山寺内,有六块石刻砌在墙内,石刻已有些风化,但上面的图案仍清晰可见,最上面的两块分别描绘了一匹马和一头牛在水中奔跑,中间两块是仙鹤,最下面的两块是两只缠绕在一起的如意。石刻是1999年翻建山路时挖掘发现,孤山寺将石块和墙砖镶嵌在大雄宝殿后面的墙壁上。这组石刻反映的可能就是靖江由白马驮负而来被称“马驮沙”这个故事。

    在孤山的南山麓,还有两处文物不得不提:蹑云坊与摩崖石刻。据县志记载,蹑云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为孤山寺的山门,明代知县赵应旟题联并额,联文为:“对此长江,左蠡烟波今宛在;位当绝顶,西湖风物定何如”。联文大意,上联“对此长江”联语,应为赵应旟登孤山后,有感于南宋诗人、文学家洪咨夔曾在与靖江相邻的如皋任主簿,其代表作品有《左蠡》一诗,“发思古之幽情、寄生平之所愿”。下联“位当绝顶”联语,则是赵应旟将靖江之孤山与杭州西湖之孤山做比较,并抒发其虽在靖江这偏僻之地任知县,却自有一番雄心壮志,暗含了他任靖江知县后想要有番大作为的心态与豪情。

    更早前始建于明嘉靖二年至五年年间(1523-1526),即易干任靖江知县时所建“孤山胜概”牌坊,或为蹑云坊前身。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赵应旟所建蹑云坊因风暴而毁,如今的蹑云坊,为后来所重建。坊下还留有摩崖石刻,刻有“嘉靖丙戌年夏湖南三紫道人易子伯贞祷雨于此”,记录了明嘉靖五年(1526)知县易干曾在此祷雨,以缓解旱情。据相关史料记载,孤山上摩崖石刻早在元代时已有多处,后来渐不可寻。

    2.生祠岳庙与文昌宫

    生祠的岳庙与文昌宫两座宗教古迹,严格来说,最开始并不是作为宗教场所,比如岳庙最早是供奉岳飞的祠堂,而文昌宫起初则是佛教的尼庵与节惜字纸之所在。随着岁月流逝,渐渐成了纪念岳飞的岳王庙和道教的文昌宫。

    岳庙,又名岳王庙,原名鄂王生祠,俗称生祠堂,是靖江最早的古迹之一,生祠镇的镇名即来源于此。相传靖江先祖为感恩岳飞护渡之德,建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原坐落于镇南,历史上屡毁屡建。自民国起,刘国钧曾三次修建岳庙。1936年重建,1956年迁建,1966年拆毁,1986年又重建,即今天所见的岳王庙,整体仿宋式结构,单檐歇山,斗拱三铺作,大殿内有岳飞塑像,高4.25米,着盔甲,披紫蟒袍而坐。正门与大殿外,还留有汉白玉石狮与双龙壁、岳飞手迹碑等文物。

    再说文昌宫,相传明代张道陵天师第十二代弟子白玉蝉云游路过为当地百姓安居乐业而建。这当然是传说,不足为据。据考证,文昌宫最早为清末举人钱清绮等人因刘闻沙(旧时沙洲名,在靖江西南)“教集文会惜字之所”需要,将靖城东门外清康熙十九年(1680)高玉林所建太灵宫玉林坛内分坛至此,并建惜字炉,焚化字纸。

    明刘宗周《人谱类记》记有一则故事:“王曾之父生平见字纸遗弃,必拾而以香汤洗之,然后焚化。一夕梦至圣抚其背曰:‘汝何敬重吾字之勤也。恨汝老矣,无可成就,当遣曾参来生汝家。’未几生一男即沂公也。三元及第,为宋名相。”说的是宋代状元宰相王曾敬惜字纸的故事,后来广为流传,成为家喻户晓的敬惜字纸典范。敬惜字纸主要是指对带字的废纸的处理方法,一不能乱用乱放,二要妥善保管,三焚烧。旧时文人相互组织惜字会、敬字社等,主要的活动也是搜集字纸集中焚烧。对于其他有字物品的处理,旧时《文昌帝君惜字律》、《惜字条约》还有诸多繁缛的规定。

    清咸丰五年(1855),刘闻沙净土庵主持僧福海因庵内建筑年久失修,由孙姓乡民捐资修复佛殿,殿前另由其他乡民起建,并在殿内供奉文昌帝君,殿东西两廊分为化善坛、元善坛,并立碑为记。于是,原属佛教的净土庵与惜字两坛统称为“文昌宫”。但并非道观,为尊孔重教及祈祷江涛安宁之场所,后于民国时被毁,仅存部分文物;1936年,文昌宫毁于战乱,建国初期文昌宫一度为农会所在。文昌宫成为道观,是在1995年由范青义重建后,因文昌帝君属道教神祗,为保护和发扬道教文化,遂改为道观场所;2006年又再次扩建。其正门东侧墙边存有清末咸丰五年与宣统三年的两块石碑。

    3.青龙寺与西来寺

    青龙寺,旧时为青龙庵,始建于明代洪武五年(1372),又称东岳庙,民间传说为降服青龙、免除水患、镇土安民而建,是靖江北部地区规模与影响最大的寺庙;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和尚广法募化再次兴建,山门三间、正殿五间、侧屋五间;民国时由于战乱而不断遭到破坏,文革时彻底毁去,仅留有一些石碑石刻。1995年群众呼吁重建,2002年开始重建,改称青龙禅寺,为仿明代斗拱建筑,飞檐戗角英姿挺拔,寺内有金刚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

    说起青龙禅寺,还要提一提寺旁的“孝子坊”。坊全称为“殷春生孝子坊”,是为表彰清末民初当地孝子殷春生而建。孝子坊之所以名闻遐迩,不仅因为殷春生的孝行而感动,同时也因为原先坊额背面刻有四个字——孙中山题“大总统令”,告诉后人们殷春生的孝行民国时不仅感动了群众,更感动了孙中山先生。可惜原坊已毁于文革时期,今人无缘得见。2002年,坊随青龙寺一并重建。

    青龙寺在季市,而在季市向东便是西来。西来的镇名源于西来寺,旧时为西来庵,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原址在旧时西来镇城隍庙东侧,毁于抗战时期。2007年,应我市民宗局、佛教协会、西来镇政府邀请,扬州大明寺监院仁决法师搜集旧寺部分木料砖瓦,主持恢复并重建西来寺于西来镇西来村,建成后为西来镇内最大的寺庙,现有占地面积约20亩,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斋堂等。

    “西来”之名如何得来,各有其说,最可信的,认为沙洲自西延涨而至,又佛教为西传入境,故而取名西来,西来庵内最早时即供奉西来佛。旧时的西来庵,是靖江东部地区规模与影响最大的庙宇,影响范围辐射靖江东部、如皋中西部。

    4.关圣寺

    关圣寺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约160多年历史,最早时共有房屋15间。民国时逐渐倾颓,文革时进一步衰败,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乡民捐资重修,2009年,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随即于2010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免于拆毁。其后至今,关圣寺在原有三间小庙的基础上,新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及厢房等,规模日盛。

    清代,各地兴起供奉关帝的潮流,上文的岳王庙内,清末时还曾留有关帝塑像,可见靖江在清代时的关帝庙之多。一般的关帝庙,多是供奉关公持刀像,即所谓武关公。而这座关帝庙内,最早调查发现时,供奉的却是关公坐姿读书像,属于文关公。也许正是因为这座关帝庙的与众不同,当地群众的信仰更为虔诚,并使得其延续至今。

    这八处文物,如今均是我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有效保护。而历史上最盛时多达160多处的庙宇,也只遗留下来这几处,更多的则是留存在地名之中,让我们得以寻觅靖江历史上宗教文化的余光,去找寻靖江城市历史文化品牌。历史的流逝,并不代表着信仰的消失。历史上,从寺庙道观的梵音磐舞中,靖江人不断汲取信仰的力量,克服了一次次江坍潮患的自然灾害;如今,在党与国家宗教政策的引领下,西来寺、青龙寺、关圣寺、孤山寺等寺庙再次香火鼎盛,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再次成为群众净化心灵、祈福求安的重要场所。

    卫国佑邦  英烈长存

    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总伴随有各种各样的战争。因而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对于保卫家园的英雄与勇士,历来是推崇备至的。历数我市历史上那些轰轰烈烈保家卫国,守土安邦的先辈贤士,灿若繁星,光照千秋。正是众多不畏死伤的英雄与勇士们,保家卫国,守土佑邦,让今天的我们得享和平安康。

    时值清明,正是缅怀先烈英姿、追忆先贤遗风之时。有诗言:“先烈开道为后人,后人继业慰忠魂”。前三期,我们已对全市14处文保单位作了简要介绍,本篇将对余下10处文保单位一一解说。这10处文物古迹,大抵与靖江历代的英雄勇士有关,或为烈士长眠之地,或为爱国先贤故居所在,另有古代的“派出所”,也有近代爱国乡贤名人遗迹,还有革命驻地遗址,以及靖江革命老区长安民居原址。

    1.烈士墓园

    靖江历史上军事地位突出,是长江南北通衢、沪宁东西江防的“锁钥咽喉”之地。明清两代,靖江人民便在反对外敌侵略的抗英抗倭斗争中展现了无畏的英勇意志,涌现了如席上珍等义士。近现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靖江也作为苏北要塞与前沿阵地,谱写出了一曲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革命赞歌,如著名的渡江战役东线第一帆即是从靖江启航。据记载,靖江市现有13处烈士陵园,计有各时期革命烈士共1521名。经公布为文保单位的有靖江革命烈士陵园、经纶庵烈士墓、郁建兴墓3处。

    靖江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9年,原址在孤山顶,有孤山烈士纪念塔、纪念堂及进山门坊。1986年,原陵园迁址于孤山西侧山脚下。1987年建成了仿明古建筑的烈士陵园。总占地面积107亩,为纪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其内矗立革命烈士纪念碑,花岗岩材质,镂金碑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为周恩来总理影印手迹。纪念碑后,建有革命烈士纪念馆。室内陈列着76帧烈士遗像和他们的事迹简介,文物柜内展示烈士的史料、遗物和生前使用过的武器等。另陈列有方毅、叶飞、曾涛等中央和各级领导人的题词34幅。2019年,孤山烈士纪念塔整体迁移至季市镇安武村弯腰沟红色景区内,并新建了靖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可以更好地发挥葆烈扬烈、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经纶庵烈士墓:1943年农历六月初三,靖江抗日武装独立团受命攻打泰兴曲霞镇蛤蟆圩驻扎的伪十九师某团,战斗惨烈,牺牲将士众多。事后,当地群众将这批烈士忠骨用船运回经纶庵,由此形成了最初的烈士墓。1945年3月,靖江抗日民主政府为了纪念在抗战中阵亡的烈士,在马桥经伦庵建立了靖江抗日烈士公墓,并将154名在抗战中牺牲的烈士英名镌刻在墓碑上,这是我市最早也是唯一的一座抗日烈士公墓,占地约6亩。其内有抗日战争烈士纪念碑,碑名为时任县长曹衍正所题,墓碑上镌刻154名烈士英名。新中国成立后,公墓历经多次修缮,并在其基础上建烈士陵园,园内先后建成“靖中地区解放战争烈士纪念碑”及朱直烈士、周银海烈士纪念碑,2010年又开展实施了“慰烈工程”,将该镇数十名散葬烈士集中安葬于此。至今,园内共安葬666名各时期烈士。

    郁建兴墓:郁建兴,中国化学武器检查专家,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专家,有“和平卫士”之称。1964年9月出生于江苏靖江,生前是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三系主任、教授、上校军衔,2003年3月在伊拉克执行联合国武器核查任务途中牺牲,12月经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通令,追记一等功,表彰为祖国所赢荣誉。郁建兴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检查员,更是防化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专家。其短暂的一生,充满了开创性:第一个完成军事化学专业研究方向的课题;主持建立了我国10KG合成实验室,并先后四次圆满通过国际检查,等等。郁建兴烈士的遗物现保管在靖江市博物馆内。

    2.战役遗址

    靖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战争时期历来是前沿阵地。自孙权牧马于此作为军事后勤基地以来,南宋岳飞在此屯兵据守金兵、元末张士诚据寨而守,到明清作为江防要地、解放战争时渡江战役东线第一帆,百万雄师过大江,均在靖江发生了无数战役。与之相关的文物遗迹,一是位于十圩港边的清代古炮台遗址,现已湮灭,本文不赘述;一是位于新桥的夹港战斗纪念碑,用以纪念解放战争时期的“夹港大捷”。

    民国时期,发生在靖江有史料记载的、规模较大的战役,共计达30次,其余大小战事无数。解放战争时期,靖城是苏中南线最早被国民党军队占领而又最迟解放的县城。3年内战中,国民党军队先后有11个师、2个省警总队占驻靖江。期间,以靖江独立团为主的人民武装,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百余次战斗,尤其是1947年的“夹港战役”大捷,成功完成了拖住“清剿”靖泰地区国民党正规部队的任务。战后,县独立团荣获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司令员和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首长的嘉奖。

    夹港口大捷,被誉为“创敌后地方武装歼敌正规军之范例”,延安广播电台连续报道了这一消息。《前线报》誉靖江独立团为“苏中第一团”。夹港战斗的胜利,是靖江人民的骄傲。为纪念夹港战斗胜利,1986年县政府拨款在战斗原址建“夹港战斗纪念碑”。碑高1.4米,宽2.4米,周围设有水泥结构护栏保护,碑于1987年夹港战斗四十周年之际正式建成。

    3.革命驻地

    位于生祠镇红英村的1945年叶飞将军率部南下途径驻留之地,是我市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革命驻地旧址。该处紧邻文昌宫,有三间平房,灰瓦白墙,土泥地面,抬梁式建筑。

    1944年8月,为对日展开战略反攻,并配合盟军在东南沿海可能实施的登陆作战计划,中共中央作出了新四军向东南方向发展的战斗部署。12月叶飞接替粟裕任中共苏中区委书记、苏中军区司令员,以原第一旅旅部为基础重新组建了第一师,并任师长。1945年3月,国民党在浙江孝丰、临安两处向新四军苏浙军区发动进攻,两次失败后,欲部重兵夺取天目山这块逼近沪、杭的重要阵地。粟裕向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建议,由叶飞率苏中一个主力旅提早南下提供支援。3月中旬,中共中央复电同意叶飞率部南下浙江天目山。接到命令后,叶飞率第一旅组成的教导旅和地方干部300余人,分两路从丹北和靖江地区渡长江南下。1945年4月7日,叶飞率第一旅组成的教导旅在靖江地区渡江,并驻扎生祠镇红英村进行休整,停驻近一个月。4月23日部队行进到浙西孝丰东南的吴家道与苏浙军区会合。

    该旧址也曾是解放军23军渡江粮站粮食供应基地。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初期,文昌宫与该革命驻地旧址均为农会所在地。其后分配至当地农户,作为私房居住,及至今日,该房屋空置后收归红英村集体所有。

    4.元帅题字

    1958年,靖江最大的水闸—夏仕港闸建成投用,该闸当时的造价达200万元,承担着靖江、泰兴、泰县三个县以黄桥为中心的九十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由于该水闸的建成投用,通扬运河以南广大地区,迅速改变了农业生产面貌,使泰兴、泰县两县的沙土高地变为有充沛水源灌溉的水稻区,全年可增产粮食达千万斤。夏仕港闸的建成,系当时靖江乃至整个苏北地区水利建设事业上的重要成果。

    同年6月29日,中共靖江县委写信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陈毅元帅,请其为夏仕港闸建成题字。陈毅曾主持1940年的黄桥战役,是以少胜多的战役经典案例,更奠定了党中央提出的“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坚实基础。12月22日,陈毅收信后亲笔作了批示并回寄题词。

    其后,靖江县委将陈毅题词刻石为记,矗立于夏仕港节制闸区西路南侧,竖嵌在六级圆形台基上,色泽浅黄,形似一叶风帆,上面竖行镌刻着陈毅元帅题写的六行大字。题词从右向左排列,内容为“跨上时代的骏马,勇往直前,奔向社会主义!”,其后为落款“陈毅题”、“为夏仁港闸建成志庆,一九五八年十二月”,题词为行草繁体。陈毅题词手迹现保存在靖江档案馆。

    5.老区民居

    说起长安的红色文化,弯腰沟是一个不可被遗忘的地名。甚至有人说:长安的弯腰沟,是靖江的“延安”、“小莫斯科”。1940年,靖江县委、县政府在生祠镇蒋家埭挂牌成立。1942年八九月间,根据苏中三地委指示,靖江县党政军机关向靖东长安市湾腰沟转移。由此,长安市地区成为靖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靖江革命政权驻在湾腰沟直至解放战争后期,湾腰沟也因此被称为靖江的“延安”。可以说,长安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深厚的群众基础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至今日,长安老街已然不存,弯腰沟的靖江县委旧址也难觅踪迹。而当时长安地区百姓无论贫富,对于红军及我党的支援之情,为革命作出的历史贡献,无法磨灭。长安作为靖江的“革命老区”,引来无数人探寻旧时老区面貌,可惜已不可寻。唯一留下的,仅有长安小学内的一处民居吴氏老宅,尚可管中窥豹、得见一斑。

    吴氏老宅是解放前一位吴姓地主家的老宅,建于民国早期,后改为小学校舍。主体为木结构,抬梁式,坐北朝南,共有五间房屋。梁架与翻轩均有精美的木刻雕花,刻有人物草木,内容为耕读、日常、孝行等。上世纪80年代,长安小学迁入新校舍,吴氏老宅渐渐倾颓,90年代曾简修。该民居旧址是目前我市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国时期民居建筑,对我市地方民居建筑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是长安红色文化的重要参照物。

    6.乡贤古迹

    革命烈士们凭着一腔热血,舍生忘死不畏牺牲,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保卫家园;而另有一群人,虽然并未亲操兵戈,却在用自己的方式,弘毅前行,实现了爱国理想。在此,有两位乡贤可作为代表:一位是刘国钧,著名的爱国实业家、纺织巨子;另一位,则知名度并不高,但事迹并不稍逊,他便是民国银行界巨擘——袁恒之。之所以本篇对这两位乡贤进行介绍,一是其本身经历在靖江乡贤中颇具传奇色彩,再是现有文物古迹中有两处也与其相关,分别是刘国钧故居、旧志五桥。

    刘国钧故居:刘国钧,靖江市生祠镇人,名金生,字国钧,号丽川。我国著名的爱国民族工商业家,曾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早在民国初期,他已是工商业界的先驱者。因其在民族纺织印染工业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被誉为“民族工业的骄子”、“纺织巨子”。先生一生视国为重,情牵故土,多次捐资兴办教育、疏浚圩港、修建岳庙。1950年春,思乡爱国心切的刘国钧冲破重重阻挠,毅然从香港返回祖国大陆,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并且把所有资产捐赠给国家。他及其后人四修岳庙,其子女捐资建设图书馆、生祠中学,设立刘国钧奖学基金等,不忘桑梓之情,在家乡更是传为美谈。刘国钧故居座落在生祠镇中街,与岳王庙相邻。故居占地6.2亩,由2间旧居、善馀厅、敬修堂以及新建的展览厅和国钧堂组成,2间旧居是朴素的砖瓦平房。2006年经省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旧志五桥:提起袁恒之,很多人会很陌生。但如果说,他是精武会的主要出资入、创始人之一、继农劲荪后第二任精武会会长,那人们肯定闻之一震。袁恒之,靖江东兴惠丰人(今恒义村),祖籍镇江,太平天国时期其父迁居靖江,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民族资本家、上海银行界巨擘。清末,袁恒之因家庭生计所迫,到上海闯荡,因偶遇外国资本家得到赏识,至花旗银行供职,后为买办。旧志五桥位于恒义村与五星村之间的头圩港上,村民习惯称之为“黑桥”,为花岗岩石板桥。袁恒之发迹后不忘家乡,1920年左右先后在东兴、惠丰建桥5座,其中黑桥保存较好。黑桥南北横梁上分别刻有“旧志五桥”四个大字,桥南北两柱上依稀可见一付对联:

    有如此桥,岁月迭更仍志五;伊谁之力,东西相望忽成双。

    一条断港,潮流十里便回头;四海为家,船挂半帆初出口。

    两副对联由晚清举人杨明浩所作。旧志五桥是我市仅有的几处石桥之一,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也是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古石桥。

    7.古代公安

    还有一处,如今虽已籍籍无名,但在清代,则是重要的“公安局”。季市镇东街,有一处文保单位印庄巡检司衙署旧址,分为东路前后四进、西路前后两进、西侧马厩、北侧最后一进以及东路建筑内的运兵道,共计9处,为清末建筑。清代,季市镇属泰兴县管辖。据泰兴县志记载,当时季市镇下辖印庄建有巡检司衙署,相当于现在的公检法机构。季市位于如、靖、泰三县交界处,故泰兴县衙将巡检司衙署从印庄(今泰兴曲霞区)迁移至季市,以维护关隘之地的季市镇及周边地区的社会治安。

    1958年,当地政府从印姓商人手里收购东路四进建筑,改建成季市卫生院。现存东路建筑旧址,除笫一进门厅外,均为七架梁瓦屋,厅有方砖铺地,室内铺设地板;西路两进建筑与东路体量相似;北侧最后一进为三间五架梁瓦房,西侧是马厩。原东侧伙房,中有练武场,现已不存。2019年3月12日,经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并积极申报,该旧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季市老街内保护级别最高的文物古建筑。

    靖江自三国孙权牧马而有人烟,至明代建县方有城池。建县时短,文物资源又经时间长河的冲刷,所存无几。至此,全市24处文物保护单位已一一述文,从仅存的文物古迹中,我们依然可以得见靖江历史风貌于一二。本篇中的10处古迹,均与靖江之“靖”有关,“靖”是保卫、安宁之意。革命烈士的陵园、革命驻地的旧址、革命战役的遗址、革命老区的民居、红色记忆的碑刻、爱国乡贤的遗迹、古代“公安”的建筑,从这些文物古迹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先辈们卫国佑邦的不懈努力。他们的浩然之气,长存于世;他们的历史功勋,永世景仰。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英烈当缅怀,千古永留存!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

    首发网址:http://jingjiang.yunhaoren.com/guaikuang/22406.html
    查看全部靖江概况信息
    发布一条靖江概况信息

    • 您可能感兴趣
    • 靖江新发布
    上一篇:靖江文化传统
    18861362223